传承龙舟文化
助力产业发展
陕西安康龙舟:独特的汉水文化瑰宝
2025-04-09
安康龙舟,诞生于中国四大母亲河之一汉水上游的安康地区,是当地人民乐山好水习性与生产劳动结合的产物。安康龙舟习俗内容丰富,包括集资、祭龙舟、龙舟下水、吃汉江排子宴等,主要分布在沿汉江各集镇,以汉滨区为代表。其龙舟制作宽而短,为跷头跷尾园底儿,俗称黄瓜底子;比赛规则独特,设有环绕赛、对岸赛及“抢鸭子”等特有项目;增设“挠手”角色,兼具实用与观赏性;赛制多样,包括真龙、假龙、混江龙;划法上则采用“跪划”,每位“造手”配有保护膝盖的“跪圈”。这些特点使安康龙舟在众多龙舟习俗中独树一帜。

陕西安康地处中国四大母亲河“江河淮汉”之汉水上游。千年前,亲水乐船的安康先民在汉江驾舟破浪、生活繁衍,于是安康龙舟在安康人民乐山好水的习性与生产劳动结合下诞生。安康龙舟习俗由集资、祭龙舟、龙舟下水、吃汉江排子宴、赛龙舟划对头、龙舟制作、吃百鸭宴庆胜利等内容构成,主要分布在安康市石泉县、汉阴县、紫阳县、岚皋县、旬阳县、白河县、汉滨区沿汉江各集镇。其中汉滨区是安康龙舟习俗的集中地,是安康龙舟习俗的经典代表。据1932年石泉县《续修石泉县志·风俗志节九·民俗》记载:“汉水上制龙舟数艘,舟约载二三十人,挥旗击鼓,各抓木桡齐划,状如矢飞。上下竞渡,投鸭夺标,喝彩之声不绝……”
      安康龙舟习俗与其它地方有着明显的区别。一是龙舟制作上的不同,其它地方的龙舟窄而长,安康由于汉江水流湍急,故龙舟宽而短,且为跷头跷尾园底儿,安康俗称叫黄瓜底子;二是比赛规则不同,由于汉江江面极宽广,安康设有环绕赛、对岸赛,并设有“抢鸭子”、“抢猪尿泡”、浮水夺标赛等特有项目;三是比赛增设”挠手“,”挠手“会边指挥边表演,既有实用性又有舞蹈般的观赏性;四是有真龙(标准龙舟)、假龙(不标准龙舟)、混江龙(无龙头龙尾的小划子)的赛制;五是划法不同,由于安康龙舟黄瓜底儿形成龙舟深度大,因此在划法上是”跪划”,每位”造手“有一个保护膝盖的”跪圈”。其它地方的龙舟则是”坐划”。

陕西安康非遗民俗助阵龙舟竞渡.jpg

陕西安康非遗民俗助阵龙舟竞渡
第二十四届安康龙舟.jpg

第二十四届陕西安康汉江龙舟节主题活动在龙舟文化园精彩启幕第24届2.jpg

龙腾汉江,端午安康



13942807322 15041163789
ccpadragon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