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龙舟
一、赣州
赣州赛龙舟是极具客家特色的活动,每到端午前夕村民都要自发捐款捐物,选出头人 在龙舟赛之前,按不同宗族姓氏,打造龙舟,或涂以不同颜色,分别冠以红龙、黄龙、青龙、金龙等队,进行“祭龙舟”活动,“祭龙舟”仪式一般在江边或龙王庙前进行。
仪式包括:请 龙王,安龙头,祭龙首,装龙舟、举龙身、舟下水、每当祭典,乡亲们都要带着“三牲”和粽子来到现场,大人,小孩穿着新衣,拜龙王、摸龙须、沾摆祭品、点香烛、放鞭炮、行大礼,极其虔诚的心情,按传统的民风习俗祭祀龙舟。龙气。祭典隆重、锣鼓声、炮竹声、呐喊声,此起彼伏,声势震撼。龙舟游江所到之处都有乡亲摆祀品、放鞭爆、行大礼以示恭迎和祭敬。到端午节竞渡时,更是万人空巷看决赛。一江两岸、人山人海、惊天动地。客家人“龙”崇拜在这里渲泄得淋漓尽致 。“艾蒲洗身雄黄酒,食了粽子划龙舟。绣花香包腰上带,神龙保我九十九”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,在南宋诗人辛弃疾描述的郁孤台下,年复一年的演译着龙的传说 。
将龙从龙王庙中请出,由道士做法场,龙舟装上龙头。龙尾后须用雄鸡的鸡冠血点睛,表示木制龙舟已转化为有灵性的神龙,保神龙入水显威取胜。盼神龙保佑来年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
二、宜春
旧时,宜春一带有这么一首风俗民谣,述说一年四季的生产与生活:“正月揪揪轫,二月平平过,四月心栽禾,五月龙船鼓,六月涨爆肚……
一年中“吃喝玩乐”方要在正月五月,正月是新年,有吃有喝,腊鸡腊肉很有嚼头,方言土话谓之“揪揪轫”。五月过端午,有玩有乐,虽有粽子、包子之类的节令食品大饱口福,然而比不上“五月龙船鼓”那样醉人心田。
赣中一带是我国早时兴龙舟的地区之一。曾攻读于宜春状元洲的唐朝状元郎卢肇,及第后在宜春驿馆前写过一首观竞渡诗,诗中道:“扁舟鼓浪去如飞,鳞鬓峥嵘各斗机。向道是龙刚不信,果然夺得锦标归。”这首诗在民间很有影响。清人严思浚在《袁州竹枝词》中云:“秀江桥下水涟涟,馆驿楼前浪拍天。艳说状元洲夺锦。洲边人爱划龙船”。
卢肇的诗说到了唐代赣江或袁河的龙舟竞渡,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,则有《竞渡》诗描述锦江之中“中旆迎风”,“长鲸破浪”,“少年争作弄潮游”的壮观画面。
赣州市龙舟邀请赛暨上犹县第二十三届龙舟赛在上犹县南湖开幕
“粽情端午”——2018·赣州水西·赛龙舟
水上“速度与激情” 20支龙舟队伍竞渡心安湖。
蛟龙竞渡、挥桨争雄,棹影斡波飞万剑,鼓声劈浪鸣千雷。
旌旗飘扬、锣鼓争鸣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