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龙舟文化
助力产业发展
龙舟竞技比赛规则介绍
2025-04-15
龙舟竞技比赛规则介绍


由来发展

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,同时起航,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。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。汉族多在每年“端午节”举行,船长一般为20—30米,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。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“龙船节”举行,船长约20米,宽1米,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,捆绑而成,中间是母船,两边为子船,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,有一长者任鼓头,一名男扮女装的小孩任鼓手。比赛时,炮声响处,各水手即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。傣族是每年傣历6、7月(清明节后十日左右)“泼水节”举行,每船有600名水手,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。比赛时,由一人敲锣指挥,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。也有女子参与此项活动。

随着华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,龙舟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,发展成为竞技龙舟运动。1976年,香港举行了首届国际龙舟邀请赛,开启了竞技龙舟的先河。而后,国际龙舟联合会发布了统一的竞赛规则和器材标准,竞技龙舟得以迅猛发展。
    1984年,原国家体委决定将龙舟赛列为体育比赛项目,举办了“屈原杯”龙舟赛。
    龙舟赛历史悠久,传入国外后,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。1983年,我国首次派队参加龙舟大赛,一举夺得全部两项冠军。1984年国际龙舟大赛在香港举行,美国、德国、日本、英国、新西兰、新加坡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澳洲、澳门、香港等16个队参赛。中国队又夺得冠军。
    龙舟赛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展的比较普遍,已形成一年一度的“龙舟节”。
    龙舟已被纳入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运动项目之一。

 

主要规则

一、航道

根据河道条件,设男女400m,500m,600m,800m,1000m直道竞(可按当地条件变更距离)。

比赛应设在静水水域,航道是直的,起航线与终点线必须平行并与航道线垂直。

根据参赛队数及场地条件,设2或4,6,8条航道,每条航道宽度可按9m,11m,13.5m布置。

航道浅处水深不得少于2.50m,航道内不得有水草、暗礁和木桩,航道外5m内应无障碍物。

 

二、器材

按各地传统龙舟式样规格制造,制作材料不限。

舵桨及划桨规格按各地传统要求制作

 

三、附属装置

传统龙舟可按各习惯制作龙头和龙尾,并备有锣、锣架、鼓和鼓架等,另可带水标二个,预备划桨若干个。

 

四、队员

队员必须身体健康,会游泳,熟悉水性。

龙舟参赛队员为25人。

每队设队长一名(运动员兼),比赛时必须佩载标志。

每队登舟比赛队员为23人,包括:舵手、锣手、鼓手各1人,划手20人。

每队替补队员2人。替换时需经裁判员验明资格,并于检录登舟前替换完毕,登舟后不能够替换。


13942807322 15041163789
ccpadragon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