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6年
由香港旅游局组织的“现代时代”首次国际龙舟赛在香港举行,技术官员由香港业余赛艇协会提供。
1977年-1980年
在新加坡、槟城以及太平洋地区其他地点举办国际龙舟节赛。香港旅游局将木制龙舟运往伦敦,用于伦敦的中国节活动。迈克·哈斯拉姆将这些龙舟运到诺丁汉,并在1981年世界皮艇和划艇锦标赛中比赛以支持世界世界皮划艇锦标赛。
1982年-1986年
国际划联(ICF)董事会注意到这些比赛,并表示龙舟赛不是皮划艇项目,应独立发展。
1987年-1990年
英国、德国、荷兰、丹麦、意大利、美国、加拿大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成立了龙舟协会。香港成立了为国际龙舟联合会(IDBF)掌舵的指导委员会。欧洲正式举办国际龙舟赛,并于1990年成立了欧洲龙舟联合会(EDBF)。
1991年-1993年
国际龙舟联合会(IDBF)在香港正式成立,由来自四大洲的12个龙舟协会组成。包括中国。另外还有4个国家作为观察员。国际划联获知IDBF的成立,并得到当时国际划联主席的支持。亚洲龙舟联合会(ADBF)成立于1992年。IDBF发布龙舟和桨的技术规范。在IDBF的组织下,龙舟成为1993年世界运动会的邀请赛项目。
1995年
在中国岳阳举行了首届IDBF世界国家锦标赛。IDBF的会员数量增加到来自五大洲的30个会员。IDBF首次向国际奥委会申请认可,并正式将其纳入世界运动会。
2003年
国际龙舟联合会(IDBF)与国际划联(ICF)签署了一份合作联合协议,其中国际划联承认IDBF为独立的国际龙舟联合会。
2005年
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(OCA)承认亚洲龙舟联合会(ADBF)为国际龙舟联合会(IDBF)负责亚洲地区龙舟运动的洲际联合会。龙舟运动被纳入东亚运动会和东南亚运动会,赛事执行dbf竞赛规程和规则。
同年第7届IDBF世界锦标赛在柏林举行,26个IDBF成员国的2000多名运动员参赛。同年国际划联(ICF)在德国举办了首次龙舟锦标赛,有4个ICF成员参加。龙舟第二次作为邀请赛项目被纳入2005年世界运动会,来自12个IDBF和ICF成员国的队伍共同参加。
2006年
GAISF全球单项体育联合会理事会再次确认国际龙舟联合会(IDBF)为龙舟运动的世界管理机构。
2007年
国际龙舟联合会(IDBF)在GAISF(全球体育联总会)年度大会上被投票接纳为GAISF成员,尽管国际划联(ICF)声称龙舟运动已经是GAISF成员。GAISF成员认可GAISF理事会的裁决,即龙舟和划艇是两种不同的运动。
2008年
国际体育仲裁法庭(CAS)向国际划联(ICF)发布的意见确认,国际龙舟联合会(IDBF)是龙舟运动的唯一管理机构。国际奥委会承认GAISF成员的决定以及IDBF作为GAISF成员的地位。
2009年
尽管有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裁决,世界运动会协会还是允许国际划联在台湾组织世运龙舟赛。国际划联未能召集到要求12个国家参加龙舟赛,共9个icf成员25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。
国际划联俱乐部赛艇锦标赛,在韩国釜山举办。来自7个成员国的17支队伍参加了15个级别的56个项目的赛事。约有325名运动员参加。
2010年至今
国际龙舟联合会(IDBF)的龙舟赛首次成为亚运会的比赛项目。龙舟赛是亚运会所有项目中收视率高的一项运动。自2010年以来,IDBF的会员数量持续增长,目前有90多个国家参与龙舟运动。预计2024年在意大利举行的IDBF世界俱乐部锦标赛,第4届IDBF世界杯将在中国举行。国际划联(ICF)则继续举办自己的龙舟锦标赛,还在中国举办了龙舟杯赛,与IDBF世界杯系列赛事相呼应。